查看《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》,確認設備已完成注冊登記,且登記信息(設備型號、規格、介質、設計壓力 / 溫度)與實際使用需求一致;
核查《壓力容器出廠質量證明書》,重點確認材質報告(如不銹鋼儲罐的鉻鎳含量是否符合介質耐腐蝕要求)、強度試驗記錄、焊接質量檢測報告等,確保設備出廠時符合國家標準;
檢查定期檢驗報告,若設備為使用或停用超 1 年,需確認是否完成檢驗或復檢,且檢驗結論為 “合格"(檢驗項目包括耐壓試驗、氣密性試驗、壁厚檢測等)。
介質類型:確認儲罐 “設計介質" 與實際儲存介質一致(如設計為 “儲存液態 propane(丙烷)" 的儲罐,不可用于儲存強腐蝕性的鹽酸);
工況匹配:檢查設計壓力、設計溫度是否覆蓋實際使用工況(如實際儲存介質的工作壓力需≤儲罐設計壓力的 80%,工作溫度需在設計溫度范圍內,避免超壓、超溫運行)。
罐壁、封頭、法蘭等關鍵部位是否有裂紋、變形、凹陷、腐蝕斑點(尤其是焊縫處,需檢查是否有焊瘤、咬邊、未焊透等缺陷);
接口與密封面:檢查接管(進料口、出料口、安全閥接口)與儲罐本體的連接是否牢固,法蘭密封面是否平整、無劃痕,墊片是否完好(需根據介質特性選擇適配墊片,如耐油介質用丁腈橡膠墊片,高溫介質用石墨墊片)。
安全閥:檢查是否在校驗有效期內(校驗周期通常為 1 年),手動抬起安全閥閥芯,確認能正常排氣、回座,且密封良好(無滲漏);若為彈簧式安全閥,需核對整定壓力(整定壓力需≤設計壓力,且≥工作壓力的 1.05 倍);
壓力表:確認量程適配(量程應為工作壓力的 1.5-3 倍)、精度達標(工業用壓力表精度不低于 1.6 級),且在校驗有效期內,輕敲表殼后指針無卡滯、歸零正常;
液位計:檢查液位刻度清晰,液位指示無卡頓,若為玻璃管液位計,需確認玻璃管無破損、密封墊無滲漏,同時核對液位計上下限刻度是否與儲罐 “最高允許液位"“允許液位" 匹配;
緊急切斷閥、爆破片(若有):檢查緊急切斷閥開關靈活,斷電 / 斷氣時能自動關閉;爆破片需確認型號、爆破壓力與設計一致,且無銹蝕、變形。
氣壓試驗(適用于非易燃、無毒介質):緩慢升壓至工作壓力的 1.05 倍,保壓 30 分鐘,用肥皂水涂抹法蘭、閥門、焊縫等部位,無氣泡則密封合格;
水壓試驗(適用于允許注水的介質):注水時排盡罐內空氣,緩慢升壓至設計壓力的 1.25 倍(對不銹鋼儲罐,水溫需≥5℃,避免低溫脆裂),保壓 30 分鐘后降至工作壓力,檢查無滲漏、無可見變形即為合格;
若儲存易燃、易爆或有毒介質,試驗合格后需用氮氣或干燥空氣置換罐內空氣,確保氧含量≤1%(易燃介質)或達到介質儲存的安全要求。
制定專項操作方案:明確進料、出料、升壓、降壓的步驟,標注關鍵參數(如進料速率、最高壓力、最高液位),并張貼在操作現場;
人員培訓:操作及監護人員需持 “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"(如壓力容器操作人員證)上崗,熟悉設備結構、安全附件功能、應急處置流程(如泄漏、超壓時的停機步驟、人員撤離路線);
應急物資準備:在儲罐附近配備適配的應急器材,如滅火器材(根據介質類型選擇,如易燃液體用泡沫滅火器,電氣火災用干粉滅火器)、防毒面具(儲存有毒介質時)、應急堵漏工具(如堵漏膠、夾具),同時確保應急通道暢通,無雜物堆積。
場地要求:儲罐周圍無易燃易爆物品(安全距離需符合規范,如與明火源距離≥15 米),地面平整、無積水(避免腐蝕儲罐基礎),基礎支架無銹蝕、松動;
電氣安全:若儲罐需用電(如攪拌、加熱),檢查電氣設備是否為防爆型(儲存易燃介質時),電線絕緣層無破損,接地裝置可靠(接地電阻≤4Ω);
天氣與環境:避免在雷雨、大風(風力≥6 級)天氣下進行投用,若儲罐位于室外,需檢查防雨、防曬、防凍措施(如冬季需對液位計、管路加裝伴熱裝置,防止凍裂)。
組織 1 次現場應急演練,模擬 “安全閥失效超壓"“法蘭泄漏" 等場景,確認人員能熟練操作緊急切斷閥、啟動泄壓裝置、應急電話;
建立設備檔案,將資質文件、檢驗報告、試驗記錄、人員培訓記錄等整理歸檔,后續每次使用前需核對檔案信息,確保設備狀態持續合規。
總之,壓力容器儲罐使用前的準備需 “從嚴、從細",任何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引發超壓爆炸、介質泄漏等安全事故。若在檢查中發現設備缺陷(如安全閥超期未校驗、罐壁腐蝕),需立即停用并聯系有資質的單位維修、校驗,嚴禁 “帶病投用",切實守住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的第一道防線。
梁山成行機械設備有限公司(德行化工)版權所有 GoogleSitemap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