儀器狀態確認:開機前檢查電源、數據線連接是否牢固,樣品室門是否關閉(部分儀器需 “關門" 狀態才能啟動),檢測器、光源(如氙燈)是否處于正常待機狀態(氙燈壽命有限,避免頻繁開關)。
環境控制:
溫度:保持實驗室溫度穩定(通常 20-25℃),避免溫度波動導致儀器部件(如光電倍增管)靈敏度變化;
濕度:濕度≤60%,防止光學元件受潮發霉(可配備除濕機);
避光:關閉樣品室附近強光(如直射燈光),避免環境光干擾熒光信號檢測;
防震:儀器需放置在穩定臺面上,遠離離心機、真空泵等震動源,防止光學系統錯位。
試劑純度:空白溶劑(如去離子水、乙醇)需 “熒光級" 或高純度(如 HPLC 級),避免雜質自身熒光干擾;標準品需準確稱量、配制,濃度梯度覆蓋樣品預期濃度(通常 5-7 個梯度,確保線性關系)。
樣品預處理:
去除雜質:若樣品含懸浮物、顆粒物,需通過離心(3000-5000rpm,5-10min)或 0.22μm 濾膜過濾,防止堵塞樣品池或散射光干擾;
濃度適配:樣品濃度過高易導致 “熒光猝滅"(信號飽和),需提前稀釋至線性范圍內(可先做預實驗判斷濃度范圍);
pH 調節:部分物質熒光強度受 pH 影響顯著(如氨基酸、黃酮類),需用緩沖液(如 Tris-HCl、磷酸鹽緩沖液)調節樣品與標準品 pH 一致。
材質適配:
常用石英樣品池(透光性好,紫外 - 可見區無吸收),避免使用玻璃池(玻璃對紫外光有吸收,會削弱激發光);
根據樣品體積選擇規格(如 10mm 光程、3.5mL 容量的石英池為常規款),確保樣品量覆蓋光程(液面需高于進光孔 2-3mm)。
清潔流程:
新樣品池先用 10% 硝酸浸泡 2-4h,再用去離子水沖洗 3-5 次,烘干備用;
每次使用后,立即用樣品溶劑(如乙醇)沖洗 3 次,再用去離子水沖洗,最后用無塵紙吸干外壁水分(避免擦拭內壁,防止劃痕);
若樣品殘留(如蛋白質、油脂),可用超聲清洗儀(20-30℃,5-10min)清洗,禁用強腐蝕性試劑(如濃鹽酸)。
打開電腦,啟動熒光光度計控制軟件(如 PerkinElmer 的 FL WinLab、Hitachi 的 F-7000 軟件);
開啟儀器主機電源,選擇 “氙燈" 或對應光源(部分儀器需手動點亮光源),預熱 30min(關鍵步驟!光源和檢測器需穩定后才能檢測,否則信號漂移大);
預熱期間,在軟件中設置儀器參數(提前規劃,減少預熱后等待時間)。
參數類別 | 設置要點 |
---|---|
激發波長(λex) | 先通過 “激發光譜掃描" 確定:固定發射波長(參考文獻或預實驗值),掃描激發波長范圍(如 200-500nm),取熒光強度最大的波長作為 λex(避免干擾峰)。 |
發射波長(λem) | 固定 λex,掃描發射波長范圍(如 300-600nm),取熒光強度最大的波長作為 λem(注意:λem 需大于 λex,避免激發光散射干擾,即 “斯托克斯位移")。 |
狹縫寬度 | 激發狹縫、發射狹縫寬度越小,單色性越好,但光強越弱(靈敏度降低);反之則光強高,但雜散光增多。常規設置:2-10nm(濃度低時選寬狹縫,濃度高時選窄狹縫)。 |
光電倍增管電壓(PMT) | 電壓越高,靈敏度越高,但背景噪聲也會增加。設置原則:空白溶劑的熒光強度≤5% 滿量程(避免過載),通常在 400-800V 之間(不同儀器范圍不同)。 |
掃描速度 | 定性掃描(找波長)可慢(如 100nm/min),確保峰形清晰;定量檢測可快(如 300nm/min),提高效率(但需確認速度不影響信號穩定性)。 |
目的:扣除溶劑、樣品池、環境光的背景熒光信號,確保檢測信號僅來自待測物質。
操作:將空白溶劑注入石英池(液面至刻度線,避免外壁殘留液體),用無塵紙擦拭外壁后,放入樣品室的 “樣品架" 中(注意方向:光程面正對光路,不可反放),點擊軟件 “空白校正" 或 “調零",待校正完成后取出空白池。
按濃度從低到高的順序,依次將標準品溶液注入樣品池,放入樣品室,點擊 “測量",記錄每個濃度對應的熒光強度(F);
測量完一個標準品后,用下一個標準品溶液潤洗樣品池 2-3 次(避免交叉污染),再注入新溶液測量;
全部標準品測量完成后,在軟件中以 “濃度(C)" 為橫坐標、“熒光強度(F)" 為縱坐標,生成標準曲線,計算線性回歸方程(R2 需≥0.998,否則需重新配制標準品)。
用樣品溶液潤洗樣品池 2-3 次,注入樣品溶液,放入樣品室,點擊 “測量",記錄樣品的熒光強度(F 樣);
若樣品需稀釋,需記錄稀釋倍數(n),將 F 樣代入標準曲線方程,計算樣品的 “稀釋后濃度",再乘以 n 得到 “樣品原始濃度";
每個樣品建議平行測量 3 次,取平均值(相對標準偏差 RSD 需≤5%,確保重復性)。
關閉光源(如氙燈),等待儀器冷卻 10-15min 后,關閉主機電源和電腦;
立即清洗樣品池(按 “操作前準備" 中的清潔流程),晾干后收納;
清理樣品臺,記錄儀器使用日志(包括使用時間、樣品類型、光源狀態、異常情況等);
關閉實驗室電源、空調、燈光,確保環境安全。
氙燈啟動后需預熱穩定,禁止在預熱過程中關閉電源(易導致燈管損壞);
單次使用時間不宜過長(建議≤4h),若中途暫停實驗,可開啟 “待機模式"(部分儀器有此功能),而非頻繁開關光源。
拿取樣品池時,僅接觸磨砂面(避免指紋污染透光面,指紋會產生散射光,干擾信號);
樣品池放入樣品室時,需確保 “定位準確"(部分儀器樣品架有卡槽),若位置偏移,會導致光程不一致,數據偏差。
避免樣品中含強熒光雜質(如灰塵、有機物),若空白信號過高,需更換更高純度的溶劑或重新預處理樣品;
檢測過程中禁止打開樣品室門(開門會導致環境光進入,信號驟升,甚至損壞光電倍增管)。
標準曲線線性差:檢查標準品是否變質、配制是否準確,或儀器參數(如狹縫、PMT 電壓)是否合適;
樣品信號飽和(超過滿量程):需稀釋樣品后重新檢測,避免 “熒光猝滅" 導致結果偏低;
梁山成行機械設備有限公司(德行化工)版權所有 GoogleSitemap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陸